北京实验二小校长芦咏莉:让孩子活出自己,活成自己! | 深度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首都教育 Author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
民小编说
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,父母们都把所有的注意力与爱放在孩子身上,想要做到尽善尽美,让孩子尽可能的优秀和完美。但却容易忽视,在成为子女,成为优秀的人之前,孩子首先是个独立的个体,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个性、特点和偏好。父母们作为孩子们的家长与第一原生老师,应当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、宽容和有效地陪伴与引导,帮助他们活成自己,活出精彩。
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焦虑: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(或爸爸),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怕自己是一个不尽责的家长。
那么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?今晚,一起听听芦咏莉校长怎么说。
芦咏莉(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)
“如果您问我在小学工作这么多年,对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最需要的、最想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什么的话--那就是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活出自己,活成自己!
为什么这么讲?1. 因为我们很多家长,可能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;2. 我们的家长有时候还没有做好准备,说我的孩子,怎么会和我这么的不一样。
所以,家长在培养孩子,或者为孩子选择学校,选择课外班时,背后都蕴含着自己的教育期望。
但我想,家长要把自己先‘扔掉’,静下心来去了解您的孩子,体会您孩子的与众不同!”
01
“家”是孩子的第一课堂
家,孩子的第一课堂。
一个家庭随着孩子的诞生,夫妻二人便有了新的身份出现,那就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。有调查称,很多人的婚姻质量,最低点通常都落在婚后12至15年(家中还有未成年孩子的阶段)。
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育儿事务渐渐不再繁重,父母的生活重心从孩子的饮食健康转向了教育、教养。同样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,孩子的需求也从生理、安全需要,逐渐上升到情感归属、尊重和自我实现。另外,夫妻二人还有一重隐形的身份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原生老师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原生学校!
但遗憾的是,绝大多数父母,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重身份。他们始终将眼光停留在学校教育、机构教育上面,不断地送孩子去补习,似乎把学习时间拉满,孩子就一定会成才。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,因为他们都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!
真正的“陪伴” 也许您并没做到
芦校长建议,希望每位家长都尽可能的接送孩子上下学,晚上回家陪伴孩子。
孩子每天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,遇到了什么事情,都是需要我们父母,而是不是单纯的靠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姥爷来沟通完成的,因为这里有很多价值观的引导。
教育是要在爱的暖流中点滴入心的,而陪伴,才是暖流产生的最有效的方式。
科学的“干预” 不可或缺
每个人的生命的主体组成是“习惯”,且是一系列习惯。教育,正是由一系列“训练”组成的。
☉ 学会“专注” 是关键
芦校长建议:
在孩子四岁开始的时候,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桌面训练,最好不低于20分钟。
比如,给孩子准备一张小桌子,鼓励孩子进行一些桌面游戏,像画画、阅读等,这样他就有一种到桌面上完成一件事的认真感,从而培养他的专注力,和在桌面上认真做事的意识。
☉ 热爱“阅读” 很重要
芦校长提到,我们现在无论是从高考,还是中考,或是自己的小学教学实践中,都能感受到孩子识字量的多少,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,是所有学科的基础。
如果你不认识那么多汉字,你就没办法读懂题,就没办法解决问题。
帮助孩子进行识字训练,有助于提高孩子阅读理解的能力。
但这个训练不是我一定要给孩子报课外班,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进行。比如我们在带孩子进行任何游戏时,都可以随处认字,引导孩子猜字,培养他识字的兴趣。再大一些,就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,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。
☉ “灵活”的孩子学习好
视频中芦校长提到,我们现在的数据表明,灵活的孩子学业成绩更好。
而运动,恰好训练的就是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,训练的是他的灵活力。
有些家长误以为,运动就是让孩子到一个空场疯跑,认为孩子会跑就是会运动,但其实不是这样的。
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,有的孩子坐着跑,有的孩子两个肩膀晃着跑,还有的孩子拖着半个身子跑,这些现象说明孩子可能是身体控制能力不行,也可能是左右脑有问题。
这个时候我们越早发现,越早带孩子参加一些专业的训练,包括但不限于游泳、滑雪、自行车等,这样他会很快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。
另外,针对幼升小的孩子,或是低年级的孩子,我们还要培养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。
比如要把自己的东西照顾好、整理好、收拾好,要知道学校和家不一样,学校是一个集体生活,一个小小的教室可能会有40个孩子,随手乱丢是不可以的。
那如何让孩子学会自理呢?
芦校长给出三点建议:一是养成自理的意识,二是学会自理的方法,三是建立自理的目标。孩子只要慢慢随着时间练习,是一定能成功的。
好习惯的养成,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,只要他做得好,那么他在集体生活中,在你看不见的时候里,他一定是非常能够及时跟上学校和集体生活的节奏,而且受大家欢迎。
孩子 是家长的一面“镜子”
孩子的成长首先就是模仿,模仿家庭成员,特别是模仿父母和祖父母。你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听你的话,而一定要在意孩子是否在默默地观察你。很多时候,孩子的行为带出来的是家长价值观的投射。
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和小朋友出现冲突时,我们如何理解冲突?如何解决冲突?比如说我举手这么多次,还没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,家长怎么引导?
在孩子人际关系的适应与培养上,家长既是引导者,也是榜样。
我们不用急着帮孩子解决矛盾,解决问题,让孩子先自由的、开放的去享受小学生活。
但是我们要心中有预案,凡事预则立,等到孩子无法协调解决时,我们再和孩子一起去处理、解决,建立一个科学合理,正常的维权方式,这对孩子未来的为人处世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。
02
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
问: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意志吗?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,甚至职业吗?
答: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心随梦想,但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又该如何?
作为爹妈,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,力保孩子从小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平,但当孩子成年、开始独立,我们还能确保他们持续高水平的生活吗?
毕竟,我们绝大多数人手中能变现的资源,以及可以让孩子继承的财产,可能并无法确保孩子一生无忧。
慢慢地,很多家庭形成了“投入就能起到作用”的思维习惯。为了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多,挣钱养家的爸爸们变成了“影子父亲”,父爱缺失加剧亲子关系淡薄和夫妻关系失衡!心系教育的妈妈们拖着几乎全部家庭责任,在事业阶梯上爬得辛苦又内疚。正如最近大火的一句话,“每个中产家庭里,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,和一个焦虑的妈妈”。
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是大环境的裹挟?还是我们自身的认知出现的偏差?或是其他?
在视频中,芦校长提到:
如果您问到我在小学工作这么多年,感受到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最,最,最需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什么的话,那就是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活出自己,活成自己!
家长只有“扔掉”自己 才能成就孩子
每个家长,也都是第一次当家长。
但当感知到自己孩子未来,可能还不如现在的自己时,家长的失落、焦虑油然而生。
但其实,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人,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,有自己的成长特点,父母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决定孩子的成长。
孩子一旦出生,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发展轨迹的社会人,作为家长应该客观地认识他、接受他、引导他,并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。
从血缘关系上,他是父母的孩子,但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,也不是附属品,更不是家长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,而是一个具有生物性、社会性和智慧性于一体的独立个体。
但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,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就提出了人格类型说,将人格归纳为六种类型。
即根据兴趣的不同,分为研究型(I)、艺术型(A)、社会型(S)、企业型(E)、传统型(C)、现实型(R)六个维度,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。只是其中某些部分比较大,而有些部分相对较小。就像左撇子与习惯右手一样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擅长!
人生,本没有优劣、贵贱之分!
所以作为家长,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教育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。
而是要把自己“扔掉”,静下心来,俯身去观察孩子,去了解我们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特点,按照这个特点,他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坚信: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
在芦校长看来,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。
比如有的孩子“伶牙俐齿”,说话有理有据,那他将来肯定适合做律师,或者类似的行业。
有的孩子永远那么“温暖”,那他也许就特别适合教师、医生等这种奉献型的职业。
有的孩子思考问题总喜欢“天马行空”,那么未来可能就适合创意类的工作。
家长只要稍加打磨,相信终有一天,孩子会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其实想想自己的人生,又何尝不是如此!
定好“规矩”后 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
那么在这块玉大放异彩前,作为家长,我们要做什么呢?
视频中芦校长提到,家长一定要做好一个边界,比如做人的边界、选择的边界等,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则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关于边界,我们从国际上来讲,其实有三个说法,即:一不伤害自己、二不打扰别人、三不破坏环境。
所以当孩子问我们什么事情时,我们要问他有没有伤害自己(包括让自己生病、不按时吃饭等)、有没有打扰别人(即有没有造成别人的损害侵占别人的利益等)、有没有破坏环境。
只要孩子没有触碰边界,那我们都要允许孩子去大胆尝试。
通过孩子的不断尝试,我们才能知道孩子他到底有哪种特点,他在哪种类型上有天赋。
家长需要做到以下两点:
1、认真观察:如,发现只要积累,孩子的天赋是可以塑造和激发的。
2、目标明确:当积累到一定程度,我们一定要询问老师,我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走专业,清晰孩子选择的道路。
所以,家长要在给孩子划定边界的基础上,充分给予他选择的权利。
之后对孩子的培养与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规划。要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一个了解,还要对教育的规律有一个认同。
因为成长是漫长的,一定要科学有序的进行,切不可急功近利,揠苗助长。
文章来源 | 转自“首都教育”微信公众号
微信编辑 | 魏梦瑶
推荐阅读
这一学年,您从教学搭档那里学到了什么?| 每周一问
孩子上学家长好像陪着又念了一回书?责任感培养从哪来?| 荐读
屠呦呦团队又放“大招”啦,这些科学故事应该让孩子知道!| 关注